當初永康社區發展協會透過步道徵選及素材搜集的過程中,邀請了國立台灣師範學院的師生,用馬賽克的鑲嵌方式在公園西側牆面,完成了一系列紀錄永康社區發展變遷及留影的紀念牆。協會另外邀請社區內的金華國小學童共同合作,用陶土燒製的方式將作品鑲嵌在南側牆面上。兩側藝術牆再配合園燈改善,以及一座造型獨特的電話亭,為永康公園塑造出獨具藝術文化氣息的特色。

 

  除了牆面、園燈、電話亭的設計呈現不同感覺之外,其他像座椅,在規劃上就考慮到不同族群的需求。如老人及兒童,而作了特別的設計;原先在公園中央有一座銅像,也挪移至旁邊,中央變成圓心舞台,活動範圍更顯得寬廣;除了公廁、遊具、樹樁之外,公園大部分的地面整平,大大提升了公園的可利用性。

 


協調與訊息傳遞

 

  公園改造計畫推動期間,「永康公園之友」完成了階段性任務,並為使社區參與熱度持續拓展,遂於八十五年八月正式成立「永康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發展協會主要扮演的是協調者的角色,在營造廠商及監工者之間居間協調,由區公所處理發包作業;協調者的作用在於,任何設計變更皆可會同規劃單位及廠商達成協議。此外,協會還扮演訊息傳遞和告知的角色,透過社區報及告示板,使居民了解公園改造進度,顯示公園的改造一直是居民關心的焦點,公園也是社區的中心場所。

 

  公園雖稱不上建得相當漂亮,但基本上重新規劃過程確實達到市民參與和社區參與精神。整個公園的基本雛形滿適合一般鄰里使用,平時使用率相當高,從清晨到深夜都有人活動。在公園營造過程裡最重要的是,從專業者的進駐、學生團體的推動,到社區婦女的熱列參與,居民們幾乎從老到紹通通都參與進來。

 

  永康社區發展協會在策劃活動方面,相對於其他社區,自主性較高。平均一年舉辦二十幾場相關藝文活動,能推動這麼多藝文活動,最主要原因在於公園改建完成之後,終於有一個還不錯的活動空間,提供社區居民彼此互動的場地。社區發展協會的角色即是負責串聯居民並策劃活動,目前,永康社區已有一些自發性的活動與組織,例如媽媽讀書會、小朋友讀書會、劇團、合唱團、室內樂團等。但永康社區因為沒有活動中心,所有的活動都是靠居民自發性的發動才稍微有一點成果累積,這是比較弱勢的部份。

 

 

輔導義工成長

 

  除了公園規劃之外,在其他社區工作的推動上,協會曾與建設局共同推動社區綠化工作,也曾開辦婦女學苑及合唱團,並嘗試與主婦聯盟合作在社區執行資源回收計畫。九二一地震發生後,除了發起捐贈物資送達重建區之外,協會更與台中縣石岡工作站一起推動水梨認購活動,協助果農重建家園。

 

  永康社區的義工媽媽們常常參與社區裡的各項活動,保護老樹運動過程中她們是主要的義工,對於協會事務的承擔、運作、協調、爭取權益也都很熱心。有些社區媽媽剛開始時並不善言辭,但經歷活動參與之後,整個人變得開朗能幹。此外,我們認為義工不應只是一味的付出,因此協會也會義務性替義工們安排相關的成長研討會或社區觀摩活動,在輕鬆趣味過程中來了解其他社區是如何推動社區工作。

 

  公園改造完成之後,也積極的與周邊商店街展開一連串的連結活動。由於永康社區混合了住戶與商家,商店一直是社區很重要的組織,如以往協會舉辦的跳蚤市場活動,由於商家的熱烈參與,活動反應良好,因此,協會也極力透過辦活動的方式與商家有所接觸,協會也期望未來在各項活動企劃中,能夠組織這些商家一起進行社區營造及相關文化活動。

 

  在社區文化特色上,由於社區中有許多古董文物商店、精品店、茶藝、花藝等商店的興起,使社區本身即藏有濃厚的文教氣息,加上附近有很多學府、教會等,吸引了許多商家的進駐。協會也從這些特點出發,再透過一些實質設計來進一步呈現社區的文化特色。

 

 

弱勢老人關懷服務

 

  永康社區發展協會在八十六年九月展開社區老人的關懷工作,剛開始我們並不了解社區中老人的特性與需求,所以就進行一項需求調查表,共發出六十多份問卷,以了解社區老人的年齡層、生活狀況、健康情形、社交習慣、休閒活動、希望協會提供的服務等,接下來協會公園舉辦一場老人福利的公聽會,並公佈協會所搜集的民間資源、資訊提供給來到現場的老人們,做為未來規劃老人需求的依循。會後我們歸納並作出結論,將老人歸類成兩大類型:健康及不健康的老人。在健康老人方面,他們比較需要社會互動,於是協會計畫辦一些交誼性質的講座和活動,使老人們能走出來認識朋友。在不健康老人方面,協會可能就比較沒辦法提供直接性質的服務,但是在協會義工了解狀況下,會把這些有需要的老人轉介到一些機構去。此外,協會也期望社區能有多一點的志工投入老人關懷工作,多花藝點時間去服務、探訪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協會更身畔健康老人能撥一些心力去探訪那些弱勢老人,以達到互助關懷的目的。

 

  在社區報的編輯發行上,我們在兩個里共發行了三千二百份,以季刊形式發行。社區報的發行是基於公園改造上,大家需要一個訊息傳遞的管道,所以創刊初期是以公園為報導主題,隨著公園改造逐步完成,社區報也漸漸轉型,進行社區文史調查的工作,採訪社區中的長者及具有特色的老店家做為報導素材,再加上協會推動的事務和活動報導,發行給居民閱讀。社區報的編輯群,以協會工作人員為主,也有義工們的邀稿和熱心學生們的共同參與。

 

 

為歷史做紀錄

 

  永康社區發展協會自成立以來,一直在進行有關永康社區文史調查的編輯工作,探討永康社區的變遷過程。從都市發展過程來看,永康社區早期為凱達格蘭族人的獵場與農場,日據時代則是臺北監獄的勞改農場,著名抗日志士羅福星就是在此從容就義。從國民政府到台灣後,這些監獄農場遂轉變為文官宿舍區,這些日式的文官老宿舍,目前大部分還保留在社區中。監獄遺址位於金山南路、台北郵局附近,目前仍保留一段監獄外牆,由於牆材去自台北城拆毀後的石料,已被指定為市定古蹟,這段獄牆代表了日本人統治台灣的政權記號。

  參與社區文史調查工作者,大部分是年輕人,他們基於對社區的一份關心,及想進一步了解社區以前的面貌,就開始採訪一些老人並作紀錄。從了解社區的歷史開始做起,是比較好的切入點,同時我們也希望學校的鄉土教學,能與社區文史資料調查相結合,使學童都能夠認識到社區的變遷過程。

 

 

社區空間規劃案

  近幾年來,協會除了持續舉辦藝文活動及機動性參與社團議題外,另一個重點主要放在未來社區環境的規劃探討上。延續永康公園改造計畫這項耗時三年的工作,由協會成員裡面具社區工作、空間專業的背景人士組成「永康規劃團隊」,承擔起研擬社區空間問題對策及勾勒發展願景的責任,配合台北市政府推動的社區規劃師、地區發展計畫等制度,對永康社區而言,這項新的工作向度,目的在於「不斷挖掘社會豐富的人文及環境特色,持續串聯各領域人才,以生活為實踐基地深化社區營造工作,期能開啟新的想像與動力。」

 

  近期的環境問題診斷及空間規劃課題有三項:

 

  一、永康公園後續計畫──改造後的永康公園地面整平,使用率高,辦活動可容納五百至六百人。但也因為原巷道保留未被拓寬,隨著公園改建完成,新店家的開設,以逐漸形成新的區域建築風貌。公園管理維護及周邊人行動線、停車規劃將是後續主要課題。

  二、反對停車塔進駐永康社區抗議事件──一九九九年社區居民發覺位在信義路二段一九八巷及永康街二十三巷交界基地,業主依台北市建築物室內增設公用停車空間獎勵要點取得建照,以立體停車塔合併獎勵容積增高樓層的建築形式做預售廣告,有開發私人基地破壞街道紋理以轉嫁社區環境成本之疑慮,經居民抗議並多次與建管行政單位召開協調會,雖經數次變更設計,但仍存在多項問題未解,懸宕至今。此一課題可視為全市性的交通政策、停車空間規劃及建築開發獎勵額度是否合宜的試金石,進而可納入社區環境設計準則的規範性指針。

  三、日式房舍調查及再生規劃──永康社區有多處日式房舍乏人照料,經年荒廢閒置,期望經由整修及調查閒置空間後,在社區中挑選數個可加以改造設計的老舊房舍,供社區藝文活動之用,轉化為老建築再利用的新典範,與整體街道景觀取得協調後更可能成為地區活化的發光體。



一分付出十分收穫

  永康社區的發展,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各方意見的整合、協調及溝通,因為每個人身分、成長背景不同,對於同樣的議題就會有不同的觀點,所以透過活動、協商及談判來互相溝通是很重要的,即使一開始並不十分清楚或認同,但是在不斷互動與討論的過程中,讓社區居民體驗參與感,也讓改善生活品質轉化為一項責任、一種可預期的成就感。目前雖只能影響一小部分的人來參與社區工作,終極目標仍希望吸引社區多數人的投入,這些都需要慢慢去累積。投入社區工作的另一個著眼點,在於公共空間的營造,事實上,良好的生活品質必須建立在整體性的空間環境上,只要願意對社區環境及居住的地方付出心力,展開行動,公共空間品質的提升就能往前一大步。

arrow
arrow

    永康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